python中的各类函数 python中的各种函数

Python基础之常见内建函数

map() 函数接受两个参数,一个是函数,一个是可迭代对象(Iterable), map 将传入的函数依次作用到可迭代对象的每一个元素,并把结果作为迭代器(Iterator)返回。

创新互联自2013年起,是专业互联网技术服务公司,拥有项目成都网站设计、成都做网站网站策划,项目实施与项目整合能力。我们以让每一个梦想脱颖而出为使命,1280元靖州做网站,已为上家服务,为靖州各地企业和个人服务,联系电话:028-86922220

举例说明,有一个函数 f(x)=x^2 ,要把这个函数作用到一个list [1,2,3,4,5,6,7,8,9] 上:

运用简单的循环可以实现:

运用高阶函数 map() :

结果 r 是一个迭代器,迭代器是惰性序列,通过 list() 函数让它把整个序列都计算出来并返回一个 list 。

如果要把这个list所有数字转为字符串利用 map() 就简单了:

小练习:利用 map() 函数,把用户输入的不规范的英文名字变为首字母大写其他小写的规范名字。输入 ['adam', 'LISA', 'barT'] ,输出 ['Adam', 'Lisa', 'Bart']

reduce() 函数也是接受两个参数,一个是函数,一个是可迭代对象, reduce 将传入的函数作用到可迭代对象的每个元素的结果做累计计算。然后将最终结果返回。

效果就是: reduce(f, [x1, x2, x3, x4]) = f(f(f(x1, x2), x3), x4)

举例说明,将序列 [1,2,3,4,5] 变换成整数 12345 :

小练习:编写一个 prod() 函数,可以接受一个 list 并利用 reduce 求积:

map() 和 reduce() 综合练习:编写 str2float 函数,把字符串 '123.456' 转换成浮点型 123.456

filter() 函数用于过滤序列, filter() 也接受一个函数和一个序列, filter() 把传入的函数依次作用于每个元素,然后根据返回值是 True 还是 False 决定保留还是丢弃该元素。

举例说明,删除list中的偶数:

小练习:用 filter() 求素数

定义一个筛选函数:

定义一个生成器不断返回下一个素数:

打印100以内素数:

python内置的 sorted() 函数可以对list进行排序:

sorted() 函数也是一个高阶函数,还可以接受一个 key 函数来实现自定义排序:

key 指定的函数将作用于list的每一个元素上,并根据 key 函数返回的结果进行排序.

默认情况下,对字符串排序,是按照ASCII的大小比较的,由于'Z' 'a',结果,大写字母Z会排在小写字母a的前面。如果想忽略大小写可都转换成小写来比较:

要进行反向排序,不必改动key函数,可以传入第三个参数 reverse=True :

小练习:假设我们用一组tuple表示学生名字和成绩: L = [('Bob', 75), ('Adam', 92), ('Bart', 66), ('Lisa', 88)] 。用sorted()对上述列表分别按c成绩从高到低排序:

运用匿名函数更简洁:

pandas常用函数汇总

pandas官方文档:

对常用函数做了汇总,每个函数的参数可能不是全的,但是常用的,不常用的没总结,如有问题,请不吝赐教,谢谢!

1、创建Series

  通用函数:pd.Series(values,index)

1)pd.Series([1,2,3],index=[‘a’,‘b’,‘c‘])

2)pd.Series(np.array([1,2,3]),index=[‘a’,‘b’,‘c‘])

3)pd.Series({ 'a':1,  'b':2,  'c':3})

    Series转字典:Series.to_dict()

说明:Series的values参数是python中常见的一维数据类型。

2、属性

1)Series.values ---array([1,2,3])

       Series的values是array类型

2)Series.index---index([‘a’,‘b’,‘c‘])

       未指定index时,自动生成 0-(N-1)的整数索引,

       指定 index时,使用指定索引。

3、Series的索引与切片

   Series[0] / Series['a']  : Sereis可以位置索引或标签索引,也可以进行切片操作

1、创建DataFrame

1) 创建DataFrame的通用函数:

df = pd.DataFrame(values,index,columns)

pd.dataFrame([[1,2,3],[4,5,6],[7,8,9]],index=['a','b','c'],columns=['bj','sh','sz'])

pd.dataFrame(np.arange(1,10).reshape(3,3),index=['a','b','c'],columns=['bj','sh','sz'])

pd.dataFrame('bj':[1,4,7],'sh':[2,5,8],'sz':[3,6,9],index=['a','b','c'])

说明:创建方法与Sries类似,Series的values参数是python中常见的一维数据类型,DataFrame的values参数是python中常见的二维数据类型。

2) 通过网页中复制数据快捷创建

    import webbrowser

    link = ''

    webbrowser.open(link)

    打开界面进行复制,将数据复制到粘贴板中

    df = pd.read_clipboard()   #从粘贴板中读取数据

3)通过Series创建DataFrame

    df = pd.DataFrame([s1,s2,s3],columns=['bj','sh','sz'])

    注意:单独的s1,s2,s3是纵向排列的的Series,但是在DataFrame中是横向排列的。

    自己总结:Series除了打印出来是Series格式外,其他时候可以直接当作list来操作。

2、属性

1)df.columns

    通过columns生成新的DataFrame

    df_new = pd.DataFrame(df,columns=['x1','x2'])

    或者df_new = df[['x1','x2']]

2)df.shape  显示行列数

3)df.head()   默认显示前5行

4)df.tail()     默认显示后5行

3、获取DataFrame的列

1)获取DataFrame某一列

      df.x1或df['x1']:返回值是Series,可以理解为一个DataFrame是由多个Series组成的。

  2) 获取DataFrame某几列

      df_new = df[['x1','x2','x3']]

4、为某列赋值

  1) df['x1'] = range(10)

  2) df['x1'] = numpy.arange(10)

  3) df['x1'] = pd.Series(np.arange(10))

  说明:类似于创建Series

5、为某列对应的特定行重新赋值

    df['x1'] = pd.Series([2,3],index=[0,1])

    将列为x1,行索引为0和1的值改为2,3

6、获取DadaFrame的行

  for row in DataFrame.iterrows():

          print(row[0],row[1])

  #每个row是一个元祖,包含2个元素,row[0]是整型索引,row[1]是Series,所以从行的角度也可以看出,一个DataFrame是由多个Series组成的。

7、DataFrame的转置

  df_new = df.T

1、粘贴板的io

  df = pd.read_clipboard()

  df.to_clipboard()

2、csv的io

   df.to_csv('xxx.csv')

   df = pd.read_csv('xxx.csv')

3、json的io

   df.to_json()

   pd.read_json(df.to_json())

4、excel的io

    df.to_excel('xx.xlsx')

    df = pd.read_excel('xx.xlsx')

5、df = pd.read_sql('')

    df.to_sql('')

1、iloc

  sub_df = df.iloc[10:20,:]  选取DataFrame的10-20行,所有列数据

  sub_df = df.iloc[10:20,0:2]

  说明:iloc函数是位置索引,与索引的名字无关。

2、loc

  sub_df = df.loc[10:20,:'movie_name']

  说明:loc是标签索引,10,20,'movie_name'  都是索引名字,与位置无关。

1、Series.reindex(index=['x1','x2','x3'],fill_value=10)

  将df重新索引,并且将NaN空值用10进行填充

2、Series.reindex(index=range(15),method='ffill')

前项填充,后面的值用前面的值进行填充

通过reindex想到,如果想新增一个空列或者空行,可以用reindex方法,同样地,想减少某些行或者某些列,也可以用reindex方法。

  继reindex之后删除行列的函数操作

  Series.drop('A')   #删除'A'所对应的值

  DataFrame.drop(label,axis) 

  label可以是行名也可以是列名,label是行的话axis是0,label是列的话axis是1。

** 删除行还可以用 del df['A']

nan是numpy的一种数据类型,np.nan,float类型

任何数据与nan的运算结果都是nan

1、nan in Series

  Series.isnull()  --返回value为True或者False的Series

  Series.notnull()  --返回value为True或者False的Series

  Series.dropna()  --返回删除nan值后的Series

  Series.fillna(method='ffill')  --前项插值,按照前面的值填充后面的空值

2、nan in DataFrame

  df.isnull()  --返回value为True或者False的DataFrame

  df.notnull()  --返回value为True或者False的DataFrame

  df.dropna(axis=0/1,how='any/all',thresh=None)

  说明:axis表示删除行为nan或者列为nan;

            any表示只要有一个为空,all表示行中的每个元素或者列中的每个元素为空;

            thresh是阈值的意思,表示某行或者某列nan的个数达到阈值的个数时才删除该行或该列。

  df.fillna(value=1)  ---所有的空值都填充为1

  df.fillna(value={0:0,1:1,2:2}) ---将0列的空值填为0,1列的空值填为1,2列的空值填为2,默认为填充列

  注意:fillna和dropna的特点,生成新的DataFrame,原来的DataFrame不变。

1、多重索引介绍

Series = pd.Series(np.random.randn(6),index=[['1','1','1','2','2','2'],['a','b','c','a','b','c']])

'1','2'为一级索引,'a','b','c'为二级索引

df 可以看做是索引的'1','2'的Series

Series['1']  --Series

Series['1']['a']  --value

Series[:,'a'] --选择'1'和'2'中的'a'对应的值

2、多重索引格式转为二维DataFrame

df = Series.unstack() --转为二维DataFrame

3、多重索引在DataFrame中的操作

1、 map函数与apply函数、applymap函数的区别:

  1)map函数对Series中的每个元素作用;

  2)applymap函数对DataFrame中的每个元素作用;

  3)apply函数对对DataFrame和Series的一列做整体运算。

2、Series.replace(to_replace=[2,3,4],values=[20,30,40])  替换Series中多个值

Series.replace({1:10,2:20})  将索引为1的值替换为10,将索引为2的值替换为20

df.sum()  --默认按照列进行求和,nan的值被忽略

df.min()  --默认按照列求最小值

df.max()  --默认按照列求最大值

df.mean()  --默认按照列求平均值

df.describe()  --默认按照列进行描述

df.sum(axis=1)  --按行求和,nan的值被忽略

#axis=0表示对横轴进行操作,但是运算中表现为纵轴操作

#axis=1表示对纵轴进行操作,但是运算中表现为横轴操作

bins = [0,59,70,80,100],bins是分割范围

score_cat = pd.cut(Series,bins)  ---得到catgory类型的数据

DataFrame的分箱技术很棒啊!

pd['catgory'] = pd.cut(df['a'],bins=[0,59,70,80,100],labels=['low','ok','good','great'])

--新增一列,将a列的值按照labels进行分类标记,good!!!

#生成长度为3的随机字符串  pd.util.testing.rands(3)

1、按照一列分组

  g = df.groupby('city')

  g是分组类型数据,打印不出来,所以看不到,但是有属性和方法可以间接的了解

1) g.groups  --得到分的几个组,和每个组包含的索引

2)g.get_group('BJ')  --得到'BJ'所对应的组

3)groupby = split +apply +combine

       g.mean()  --求每组的平均值

       g.max()   --求每组的最大值

       g.min()   --求每组的最小值

       g.count()

       g.describe()

  4)g是一个可迭代对象,可以用list函数将其转化为list

      list(g) -- [('组名1',DataFrame1),('组名2',DataFrame2),(),()]

      dict(list(g))  --将其转化为字典

  同时可以通过for循环进行遍历操作:for item,desc in g:print(item,desc)

  #怪不得分组后不是DataFrame,因为元组的第一个元素是'分组名'。

2、按照多列分组

  g_new = df.groupby(['city','wind'])

  得到生成器((('分组1','分组2'),DataFrame),(),()...)

  g_new.get_group(('分组1','分组2'))

  for (name_1,name_2),group in g_new:

          print((name_1,name_2),group)

g.mean()  --求每组的平均值

与g.agg('mean')方法一样

pd.pivot_table(df,index=['',''],aggfuc='sum',values=['',''])

index是分组的组名,values是透视表呈现结果的列,columns是values下的分解

#感觉透视表呈现的结果就是groupby+agg后的结果

#分析者需要对数据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df.sort_values(by='',ascending=True/False)[:10]  df可以索引

df.value_counts()  --按值计数

df.['a'] = df['b'].apply(lambda x:x0)  --DataFrame中的True/False

通过g.size()可以看到被groupby之后的数据,得到的是一个Series

1、Series的排序:

1)对值进行排序

Series.sort_values()  ---直接对Series的值进行排序

2)通过索引进行排序

Series.sort_index() 

#默认都是升序排列

2、DataFrame的排序

df.sort_values(by='')  --按照某列的顺序进行排序

df['a'].sort_values()  --返回对a列数据的排序结果,只返回a列

1、df.index = Series(['a','b','c'])  直接对index赋予新值

2、df.index = df.index.map(str.upper)

map函数中只传入新的函数名即可

3、df.rename(index=str.upper,columns=str.lower)

  或者传递字典,进行一一转换

pd.merge(df1,df2,on=None,how='left/right/inner/outer')

pd.merge(df1,df2)  --没有on参数默认先找相同的columns,然后在columns下找相同的values

pd.merge(df1,df2,on='columns')  --on参数是指按照指定列进行merge

left:表示以左边的数据表为基准,进行填充右面的数据

right:表示以右边的数据表为基准,填充左边的数据

outer:以on的指定列的所有值为基准,填充两边的数据

inner:默认inner,相同on指定的columns下的相同values对应的左右两边的数据

1、concat拼接

pd.concat([Series1,Series2])

pd.concat([df1,df2])  -- 上下叠加,将没有的列进行填充

2、combine组合

Series1.combine_first(Series2)  --用Series2的值去填充Series1中为空的值

df1.combine_first(df2)  ---用df2将df1中的空值填充

df['A'] = df['A'].apply(str.upper)  ---apply函数中也只输入函数名

len(df)  --求df的长度

len(df['a'].unique())  --查看a列中不重复数据的多少

Series.duplicated()  --返回一列True/False的Series

Series.drop_duplicates()  --删除重复值

df.drop_duplicates('a',keep='first/last')

df.drop_duplicates()  --删除完全重复的行

参数:'a'表示以a列为基准,删除重复值

          first表示保留第一个,last表示保留最后一个

data_list = pd.date_range(start,end,period='D',freq)

period='D',以天为单位

freq = 'W' 以周为单位

freq = 'W-Mon'以每周一位单位

freq = '5H'  以5h为单位

以data_range作为索引提取数据比较简单

df[datetime(2017,9,1)]

df['2017-09-01']

df['20170901']

df['201709']

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组聚合操作:

s1.resample('M').mean()  --以月为单位进行采样,然后求每组的平均值

s1.resample('H').ffill()  --前项填充

s1.resample('H').bfill()  --后项填充

补充:1)jupyter中可以执行linux命令,太棒了!

            !ls

            !more xxx.csv

            !pwd  等等

       2)jupyter 查看函数帮助的快捷键:摁住shift + tab  棒!!!

Python中的常用内置函数有哪些呢?

abs() divmod() input() open() staticmethod()

all() enumerate() int() ord() str()

any() eval() isinstance() pow() sum()

basestring() execfile() issubclass() print() super()

bin() file() iter() property() tuple()

bool() filter() len() range() type()

bytearray() float() list() raw_input() unichr()

callable() format() locals() reduce() unicode()

chr() frozenset() long() reload() vars()

classmethod() getattr() map() repr() xrange()

cmp() globals() max() reverse() zip()

compile() hasattr() memoryview() round() __import__()

complex() hash() min() set()

delattr() help() next() setattr()

dict() hex() object() slice()

dir() id() oct() sorted()

pytorch 常用函数参数详解

1、torch.cat(inputs, dim=0) - Tensor 

参考链接:

[Pytorch] 详解 torch.cat()

Pytorch学习笔记(一):torch.cat()模块的详解

函数作用:cat 是 concatnate 的意思:拼接,联系在一起。在给定维度上对输入的 Tensor 序列进行拼接操作。torch.cat 可以看作是 torch.split 和 torch.chunk 的反操作

参数:

inputs(sequence of Tensors):可以是任意相同类型的 Tensor 的 python 序列

dim(int, optional):defaults=0

dim=0: 按列进行拼接 

dim=1: 按行进行拼接

dim=-1: 如果行和列数都相同则按行进行拼接,否则按照行数或列数相等的维度进行拼接

假设 a 和 b 都是 Tensor,且 a 的维度为 [2, 3],b 的维度为 [2, 4],则

torch.cat((a, b), dim=1) 的维度为 [2, 7]

2、torch.nn.CrossEntropyLoss()

函数作用:CrossEntropy 是交叉熵的意思,故而 CrossEntropyLoss 的作用是计算交叉熵。CrossEntropyLoss 函数是将 torch.nn.Softmax 和 torch.nn.NLLLoss 两个函数组合在一起使用,故而传入的预测值不需要先进行 torch.nnSoftmax 操作。

参数:

input(N, C):N 是 batch_size,C 则是类别数,即在定义模型输出时,输出节点个数要定义为 [N, C]。其中特别注意的是 target 的数据类型需要是浮点数,即 float32

target(N):N 是 batch_size,故 target 需要是 1D 张量。其中特别注意的是 target 的数据类型需要是 long,即 int64

例子:

loss = nn.CrossEntropyLoss()

input = torch.randn(3, 5, requires_grad=True, dtype=torch.float32)

target = torch.empty(3, dtype=torch.long).random_(5)

output = loss(input, target)

output

输出为:

tensor(1.6916, grad_fn=NllLossBackward)

万字干货,Python语法大合集,一篇文章带你入门

这份资料非常纯粹,只有Python的基础语法,专门针对想要学习Python的小白。

Python中用#表示单行注释,#之后的同行的内容都会被注释掉。

使用三个连续的双引号表示多行注释,两个多行注释标识之间内容会被视作是注释。

Python当中的数字定义和其他语言一样:

我们分别使用+, -, *, /表示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符。

这里要注意的是,在Python2当中,10/3这个操作会得到3,而不是3.33333。因为除数和被除数都是整数,所以Python会自动执行整数的计算,帮我们把得到的商取整。如果是10.0 / 3,就会得到3.33333。目前Python2已经不再维护了,可以不用关心其中的细节。

但问题是Python是一个 弱类型 的语言,如果我们在一个函数当中得到两个变量,是无法直接判断它们的类型的。这就导致了同样的计算符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非常蛋疼。以至于程序员在运算除法的时候,往往都需要手工加上类型转化符,将被除数转成浮点数。

在Python3当中拨乱反正,修正了这个问题,即使是两个整数相除,并且可以整除的情况下,得到的结果也一定是浮点数。

如果我们想要得到整数,我们可以这么操作:

两个除号表示 取整除 ,Python会为我们保留去除余数的结果。

除了取整除操作之外还有取余数操作,数学上称为取模,Python中用%表示。

Python中支持 乘方运算 ,我们可以不用调用额外的函数,而使用**符号来完成:

当运算比较复杂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括号来强制改变运算顺序。

Python中用首字母大写的True和False表示真和假。

用and表示与操作,or表示或操作,not表示非操作。而不是C++或者是Java当中的, || 和!。

在Python底层, True和False其实是1和0 ,所以如果我们执行以下操作,是不会报错的,但是在逻辑上毫无意义。

我们用==判断相等的操作,可以看出来True==1, False == 0.

我们要小心Python当中的bool()这个函数,它并不是转成bool类型的意思。如果我们执行这个函数,那么 只有0会被视作是False,其他所有数值都是True :

Python中用==判断相等,表示大于,=表示大于等于, 表示小于,=表示小于等于,!=表示不等。

我们可以用and和or拼装各个逻辑运算:

注意not,and,or之间的优先级,其中not and or。如果分不清楚的话,可以用括号强行改变运行顺序。

关于list的判断,我们常用的判断有两种,一种是刚才介绍的==,还有一种是is。我们有时候也会简单实用is来判断,那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Python是全引用的语言,其中的对象都使用引用来表示。is判断的就是 两个引用是否指向同一个对象 ,而==则是判断两个引用指向的具体内容是否相等。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把引用比喻成地址的话,is就是判断两个变量的是否指向同一个地址,比如说都是沿河东路XX号。而==则是判断这两个地址的收件人是否都叫张三。

显然,住在同一个地址的人一定都叫张三,但是住在不同地址的两个人也可以都叫张三,也可以叫不同的名字。所以如果a is b,那么a == b一定成立,反之则不然。

Python当中对字符串的限制比较松, 双引号和单引号都可以表示字符串 ,看个人喜好使用单引号或者是双引号。我个人比较喜欢单引号,因为写起来方便。

字符串也支持+操作,表示两个字符串相连。除此之外,我们把两个字符串写在一起,即使没有+,Python也会为我们拼接:

我们可以使用[]来查找字符串当中某个位置的字符,用 len 来计算字符串的长度。

我们可以在字符串前面 加上f表示格式操作 ,并且在格式操作当中也支持运算,比如可以嵌套上len函数等。不过要注意,只有Python3.6以上的版本支持f操作。

最后是None的判断,在Python当中None也是一个对象, 所有为None的变量都会指向这个对象 。根据我们前面所说的,既然所有的None都指向同一个地址,我们需要判断一个变量是否是None的时候,可以使用is来进行判断,当然用==也是可以的,不过我们通常使用is。

理解了None之后,我们再回到之前介绍过的bool()函数,它的用途其实就是判断值是否是空。所有类型的 默认空值会被返回False ,否则都是True。比如0,"",[], {}, ()等。

除了上面这些值以外的所有值传入都会得到True。

Python当中的标准输入输出是 input和print 。

print会输出一个字符串,如果传入的不是字符串会自动调用__str__方法转成字符串进行输出。 默认输出会自动换行 ,如果想要以不同的字符结尾代替换行,可以传入end参数:

使用input时,Python会在命令行接收一行字符串作为输入。可以在input当中传入字符串,会被当成提示输出:

Python支持 三元表达式 ,但是语法和C++不同,使用if else结构,写成:

上段代码等价于:

Python中用[]表示空的list,我们也可以直接在其中填充元素进行初始化:

使用append和pop可以在list的末尾插入或者删除元素:

list可以通过[]加上下标访问指定位置的元素,如果是负数,则表示 倒序访问 。-1表示最后一个元素,-2表示倒数第二个,以此类推。如果访问的元素超过数组长度,则会出发 IndexError 的错误。

list支持切片操作,所谓的切片则是从原list当中 拷贝 出指定的一段。我们用start: end的格式来获取切片,注意,这是一个 左闭右开区间 。如果留空表示全部获取,我们也可以额外再加入一个参数表示步长,比如[1:5:2]表示从1号位置开始,步长为2获取元素。得到的结果为[1, 3]。如果步长设置成-1则代表反向遍历。

如果我们要指定一段区间倒序,则前面的start和end也需要反过来,例如我想要获取[3: 6]区间的倒序,应该写成[6:3:-1]。

只写一个:,表示全部拷贝,如果用is判断拷贝前后的list会得到False。可以使用del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或者可以使用remove方法。

insert方法可以 指定位置插入元素 ,index方法可以查询某个元素第一次出现的下标。

list可以进行加法运算,两个list相加表示list当中的元素合并。 等价于使用extend 方法:

我们想要判断元素是否在list中出现,可以使用 in关键字 ,通过使用len计算list的长度:

tuple和list非常接近,tuple通过()初始化。和list不同, tuple是不可变对象 。也就是说tuple一旦生成不可以改变。如果我们修改tuple,会引发TypeError异常。

由于小括号是有改变优先级的含义,所以我们定义单个元素的tuple, 末尾必须加上逗号 ,否则会被当成是单个元素:

tuple支持list当中绝大部分操作:

我们可以用多个变量来解压一个tuple:

解释一下这行代码:

我们在b的前面加上了星号, 表示这是一个list 。所以Python会在将其他变量对应上值的情况下,将剩下的元素都赋值给b。

补充一点,tuple本身虽然是不可变的,但是 tuple当中的可变元素是可以改变的 。比如我们有这样一个tuple:

我们虽然不能往a当中添加或者删除元素,但是a当中含有一个list,我们可以改变这个list类型的元素,这并不会触发tuple的异常:

dict也是Python当中经常使用的容器,它等价于C++当中的map,即 存储key和value的键值对 。我们用{}表示一个dict,用:分隔key和value。

对 。我们用{}表示一个dict,用:分隔key和value。

dict的key必须为不可变对象,所以 list、set和dict不可以作为另一个dict的key ,否则会抛出异常:

我们同样用[]查找dict当中的元素,我们传入key,获得value,等价于get方法。

我们可以call dict当中的keys和values方法,获取dict当中的所有key和value的集合,会得到一个list。在Python3.7以下版本当中,返回的结果的顺序可能和插入顺序不同,在Python3.7及以上版本中,Python会保证返回的顺序和插入顺序一致:

我们也可以用in判断一个key是否在dict当中,注意只能判断key。

如果使用[]查找不存在的key,会引发KeyError的异常。如果使用 get方法则不会引起异常,只会得到一个None :

setdefault方法可以 为不存在的key 插入一个value,如果key已经存在,则不会覆盖它:

我们可以使用update方法用另外一个dict来更新当前dict,比如a.update(b)。对于a和b交集的key会被b覆盖,a当中不存在的key会被插入进来:

我们一样可以使用del删除dict当中的元素,同样只能传入key。

Python3.5以上的版本支持使用**来解压一个dict:

set是用来存储 不重复元素 的容器,当中的元素都是不同的,相同的元素会被删除。我们可以通过set(),或者通过{}来进行初始化。注意当我们使用{}的时候,必须要传入数据,否则Python会将它和dict弄混。

set当中的元素也必须是不可变对象,因此list不能传入set。

可以调用add方法为set插入元素:

set还可以被认为是集合,所以它还支持一些集合交叉并补的操作。

set还支持 超集和子集的判断 ,我们可以用大于等于和小于等于号判断一个set是不是另一个的超集或子集:

和dict一样,我们可以使用in判断元素在不在set当中。用copy可以拷贝一个set。

Python当中的判断语句非常简单,并且Python不支持switch,所以即使是多个条件,我们也只能 罗列if-else 。

我们可以用in来循环迭代一个list当中的内容,这也是Python当中基本的循环方式。

如果我们要循环一个范围,可以使用range。range加上一个参数表示从0开始的序列,比如range(10),表示[0, 10)区间内的所有整数:

如果我们传入两个参数,则 代表迭代区间的首尾 。

如果我们传入第三个元素,表示每次 循环变量自增的步长 。

如果使用enumerate函数,可以 同时迭代一个list的下标和元素 :

while循环和C++类似,当条件为True时执行,为false时退出。并且判断条件不需要加上括号:

Python当中使用 try和except捕获异常 ,我们可以在except后面限制异常的类型。如果有多个类型可以写多个except,还可以使用else语句表示其他所有的类型。finally语句内的语法 无论是否会触发异常都必定执行 :

在Python当中我们经常会使用资源,最常见的就是open打开一个文件。我们 打开了文件句柄就一定要关闭 ,但是如果我们手动来编码,经常会忘记执行close操作。并且如果文件异常,还会触发异常。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with语句来代替这部分处理,使用with会 自动在with块执行结束或者是触发异常时关闭打开的资源 。

以下是with的几种用法和功能:

凡是可以使用in语句来迭代的对象都叫做 可迭代对象 ,它和迭代器不是一个含义。这里只有可迭代对象的介绍,想要了解迭代器的具体内容,请移步传送门:

Python——五分钟带你弄懂迭代器与生成器,夯实代码能力

当我们调用dict当中的keys方法的时候,返回的结果就是一个可迭代对象。

我们 不能使用下标来访问 可迭代对象,但我们可以用iter将它转化成迭代器,使用next关键字来获取下一个元素。也可以将它转化成list类型,变成一个list。

使用def关键字来定义函数,我们在传参的时候如果指定函数内的参数名, 可以不按照函数定义的顺序 传参:

可以在参数名之前加上*表示任意长度的参数,参数会被转化成list:

也可以指定任意长度的关键字参数,在参数前加上**表示接受一个dict:

当然我们也可以两个都用上,这样可以接受任何参数:

传入参数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使用*和**来解压list或者是dict:

Python中的参数 可以返回多个值 :

函数内部定义的变量即使和全局变量重名,也 不会覆盖全局变量的值 。想要在函数内部使用全局变量,需要加上 global 关键字,表示这是一个全局变量:

Python支持 函数式编程 ,我们可以在一个函数内部返回一个函数:

Python中可以使用lambda表示 匿名函数 ,使用:作为分隔,:前面表示匿名函数的参数,:后面的是函数的返回值:

我们还可以将函数作为参数使用map和filter,实现元素的批量处理和过滤。关于Python中map、reduce和filter的使用,具体可以查看之前的文章:

五分钟带你了解map、reduce和filter

我们还可以结合循环和判断语来给list或者是dict进行初始化:

使用 import语句引入一个Python模块 ,我们可以用.来访问模块中的函数或者是类。

我们也可以使用from import的语句,单独引入模块内的函数或者是类,而不再需要写出完整路径。使用from import *可以引入模块内所有内容(不推荐这么干)

可以使用as给模块内的方法或者类起别名:

我们可以使用dir查看我们用的模块的路径:

这么做的原因是如果我们当前的路径下也有一个叫做math的Python文件,那么 会覆盖系统自带的math的模块 。这是尤其需要注意的,不小心会导致很多奇怪的bug。

我们来看一个完整的类,相关的介绍都在注释当中

以上内容的详细介绍之前也有过相关文章,可以查看:

Python—— slots ,property和对象命名规范

下面我们来看看Python当中类的使用:

这里解释一下,实例和对象可以理解成一个概念,实例的英文是instance,对象的英文是object。都是指类经过实例化之后得到的对象。

继承可以让子类 继承父类的变量以及方法 ,并且我们还可以在子类当中指定一些属于自己的特性,并且还可以重写父类的一些方法。一般我们会将不同的类放在不同的文件当中,使用import引入,一样可以实现继承。

我们创建一个蝙蝠类:

我们再创建一个蝙蝠侠的类,同时继承Superhero和Bat:

执行这个类:

我们可以通过yield关键字创建一个生成器,每次我们调用的时候执行到yield关键字处则停止。下次再次调用则还是从yield处开始往下执行:

除了yield之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小括号来生成一个生成器:

关于生成器和迭代器更多的内容,可以查看下面这篇文章:

五分钟带你弄懂迭代器与生成器,夯实代码能力

我们引入functools当中的wraps之后,可以创建一个装饰器。装饰器可以在不修改函数内部代码的前提下,在外面包装一层其他的逻辑:

装饰器之前也有专门的文章详细介绍,可以移步下面的传送门:

一文搞定Python装饰器,看完面试不再慌

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可以看到结束,原作者的确非常厉害,把Python的基本操作基本上都囊括在里面了。如果都能读懂并且理解的话,那么Python这门语言就算是入门了。

如果你之前就有其他语言的语言基础,我想本文读完应该不用30分钟。当然在30分钟内学会一门语言是不可能的,也不是我所提倡的。但至少通过本文我们可以做到熟悉Python的语法,知道大概有哪些操作,剩下的就要我们亲自去写代码的时候去体会和运用了。

根据我的经验,在学习一门新语言的前期,不停地查阅资料是免不了的。希望本文可以作为你在使用Python时候的查阅文档。

最后,我这里有各种免费的编程类资料,有需要的及时私聊我,回复"学习",分享给大家,正在发放中............

python中的列表中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分别是什么作用?

首先,Python已经内置确定序列的长度以及确定最大和最小的元素的方法。列表是最常用的Python数据类型,它可以作为一个方括号内的逗号分隔值出现。列表的数据项不需要具有相同的类型。创建一个列表,只要把逗号分隔的不同的数据项使用方括号括起来即可。

以下是列表最常用的方法:

1.append() -------- 向列表的尾部添加元素

2.insert(index,object) -------- 向指定的下标处添加元素

3.sort()-------- 进行排序(从下到大 int类型)可以对字母进行排序(ASCII值)类型不能混

4.index()-------- 返回的是元素在列表中的第一个位置

5.reverse()------------ 将列表进行翻转

6.remove()---------- 删除某个元素,如果有重复,删除的是第一次出现的元素,如果元素不存在会 报错

7.count()-------- 返回的是某个元素在列表里面的个数

8.clear()--------- 清除元素

9.copy()-------- 浅拷贝对象 不等价与 =

10.extend()-------- 合并列表

11.pop()-------删除列表尾部的元素(与append相反),返回删除的元素,pop(i) i指的是下标


新闻标题:python中的各类函数 python中的各种函数
路径分享:http://lszwz.com/article/docpjii.html

其他资讯

售后响应及时

7×24小时客服热线

数据备份

更安全、更高效、更稳定

价格公道精准

项目经理精准报价不弄虚作假

合作无风险

重合同讲信誉,无效全额退款